福和會先前於2020年10月舉辦「福和會2020健保國是論壇」全日論壇,衛福部長陳時中等各界領袖出席,舉辦後回響熱烈,福和會因此於2021年4月25日繼續舉辦「福和會2021健保國是論壇」全日論壇,同樣廣邀政界、政府官員、醫界代表、青年社團,出席貴賓有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多位立法委員、衛福部社會保險司與醫事司兩位司長、台大與北醫兩大醫學系系主任、多位醫界代表及社群意見領袖。
論壇開始,由福和會理事長林逸民醫學博士,邀請在疫情期間致力協助調度醫療物資,協調各級醫療配合防疫居功厥偉的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立法委員邱泰源教授,共同介紹前副總統、公共衛生專家、SARS防疫功臣,中研院陳建仁院士進行主題演講,討論健保制度對防疫的貢獻,以及該如何永續經營。之後,由副總統賴清德,為大會致詞。
緊接著進入第一節會議,先由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商東福司長解說全民健康保險會的角色與功能,由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周穎政教授,與立法委員陳瑩、江永昌、蔡易餘委員,共同討論健保預算的分配問題。
健保會責任重大,需要更加專業,健保會的組成,有值得思考改善之處,健保國是論壇對健保會提出四大主張:
1. 提升委員代表性
2. 尊重醫療專業
3. 落實健保會執掌範圍
4. 精進健保會議事運作與效率
下午議程首先進行特別節目,台灣廣告主協會理事長王義郎分享彰化好德行善團協助社區高齡民眾改善用藥情況的影片,HISP台灣佇遮計畫則分享街頭訪問民眾對藥價與健保下實際負擔的認知落差。台大三重社區醫療群執行中心負責醫師,也是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張必正醫師,以及北投社區醫療群,也是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洪德仁醫師,從經營社區醫療群的經驗,來談如何提升社區的健康。
第二節會議,首先討論重要的基層醫療議題,部分大型醫療院所,原本分配醫院總額,卻巧立名目,開設子公司診所,藉以繞過分級醫療規劃,爭搶基層總額,如此將侵蝕基層賴以為生的營運基礎,影響醫療生態,政府應正視處理。健保國是論壇建議:政府主管機關需修訂相關法規,律定同一醫療法人、同一醫療體系內,所另設的門診部門,不論是否診所型態,或屬於不同行政區,都應歸於原本醫療法人的醫院總額,以避免不當競爭。
全民健保法中的部份負擔在制定當時是依定率原則訂定,但是施行時卻為了行政上方便許多不分採行定額制,定額制對降低醫療浪費與濫用沒有作用,應該回歸依法行政,回到法定的定率制,並符合健保法「分級醫療」精神:對於未經轉診就醫、高浪費、高診次病人,加重部分負擔。至於若是民眾的就醫權益,不應慷健保之慨,社會福利的額外補貼,政府應另行編列預算補助。
醫療產業的根基是醫療人才,如何維持高品質的醫學教育,是未來台灣醫療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醫學教育相當專業複雜,需要經過漫長時間培養,並經歷大量各科別專業師資的指導,要維持醫療品質,師資是否足夠,至關緊要。若是盲目擴張醫學生招生,必然發生發生師資不足,教育訓練不佳的情況。
綜合討論由福和會理事,也是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黃國欽醫師主持,與談人包括立法委員民進黨黨團書記長羅致政、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暨醫策會董事周慶明醫師、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暨台灣醫事法律學會執行長羅浚晅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醫師、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以及台灣世代智庫執行長陳冠廷。閉幕由前無任所大使,也是亞太自由婦女協會理事長,楊黃美幸大使閉幕致詞,大會圓滿完成。
「福和會2021健保國是論壇」作為年度健保國是論壇,提出較2020年時更深入的議題討論,持續作為醫界、學界、民眾與政府醫療政策之間的橋樑,推動我國醫療環境與健保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