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價值 國內活動 國際交流 關於本會
福和觀點


美國國策不因政權交接有根本變動
斷章取義見縫插針只是貽笑大方

美國總統選舉可說終於塵埃落定,然而,太平洋對岸的台灣,卻還在敲鑼打鼓,藍營少數大中國思想人士,對川普落敗幸災樂禍,一廂情願認定拜登上台後將與中國友好並打擊台灣。藍營身為台灣的一份子,竟對打壓台灣樂此不疲,怪不得越來越偏離台灣主流民意。實際上,拜登的對中策略與川普時代並不會有太大改變,藍營與現實脫節的幻想,顯現對基本國際常識的無知。

美國以中國為最大假想敵,規劃大包圍中國,並非始於川普,在歐巴馬執政時代就已經建立整體規劃,於賓拉登伏法、反恐戰爭告一段落後強力推動,當時稱之為「亞太再平衡」,然而,由於歐巴馬的中東與烏克蘭戰略失誤,引發敘利亞內戰擴大與烏克蘭危機,造成美俄對抗,大包圍中國也不得不暫停,才因此默許馬習會,這只是暫時「和中」的權宜之計,待危機結束,仍要回到大包圍中國。

希拉蕊敗選,讓川普接手這個任務,川普身為電視實境秀的佼佼者,領導對抗中國這齣戲演得淋漓盡致,讓美國在軍事與經濟上大步邁進大舉包圍中國,也讓台灣人心大振。川普居功厥偉,但不代表這僅是川普個人的意志,更非川普上台才開始規劃,而是依照美國最佳戰略利益的正確道路前進,歐巴馬時代啟動,川普接手,拜登再接手,雖然表現上與執行細節上會有調整,但整個大方針並不會有任何改變。

這也是為何中國在美國大選後,並未第一時間向拜登道賀,直到川普政府選後連續對中國出手,發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中國軍方控制的公司、要求日本與南韓抨擊中國壓迫新疆穆斯林、香港、與台灣,中國才終於在2020年11月13日報復性的恭賀拜登當選。

事實上,就拜登挑選的重要國家戰略首長近日分別發表的言論分析,拜登完全沒有要對中國鬆手的傾向。2021年1月19日,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艾薇兒·海恩斯,面對兩黨國會議員都強調中國情報威脅的嚴重性,表示將最優先分配更多美國情報單位資源用以對抗中國,並指出:美國對中策略,要因應中國如今特別頑強的侵略性的事實,因此,她明確支持對中積極強硬,才能應付當前所面對的挑戰。

拜登的國務卿人選安東尼·布林肯,於歐巴馬時代擔任過美國副國務卿,當時所負責的重大任務即是「亞太再平衡」,拜登任命此一人選,表示與中國抗衡仍是他心中的主要任務。布林肯認為面對美國的戰略威脅,需要與盟國密切合作,這點與川普強調單邊主義不同,但是,儘管採取的手段相異,目標卻相同,對於中國,布林肯強力認同川普「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是正確的。」

布林肯更支持川普國務卿蓬佩奧在川普任期最後所提出的:譴責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屠殺的反人類罪行,並承諾將會繼續──川普政府已經開始進行的──禁止進口中國採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並禁止出口關鍵科技給中國以免用來迫害人權。

拜登選擇的國防部長,美國首位非裔中央司令部司令,洛依德·奧斯汀,同樣稱中國「對美國與美國的盟友與夥伴們構成顯著的長期國安威脅」,並再度強調,他相信「中國是最優先威脅」

拜登所挑選的財政部長,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對中國同樣不假辭色,於1月19日參議院聽證時,相當明確的表示「將對付中國濫用性的、不公平的,以及非法的貿易行為」,指稱中國過去一直傾銷商品、樹立貿易障礙、給予企業非法補貼、盜取智慧財產、不顧勞動條件與環保標準,針對這些惡劣的行為,葉倫強硬聲明「準備使用全套制裁工具來懲治」中國

拜登挑選主掌亞太地區戰略總指揮,暱稱「亞洲沙皇」的庫特‧坎貝爾,與台灣關係深厚,對中國同樣傾向採取強硬態度,曾稱「不了解台灣重要性的時代已經過去」,並表示,拜登政府則將延續川普政府在亞太區域的政策,包括強化台美合作,並信守對台灣的承諾。

拜登的國安、國防、金管、亞太四大重要官員,有志一同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這已經說明了一切。美國基本國策不會隨意搖擺,拜登團隊已經做好與中國對抗的準備,認同川普對中採取強硬措施,抨擊中國種族屠殺反人類,視中國為最優先處理目標,準備使用全套制裁工具來懲治中國,立場相當鮮明,拜登必將延續川普對抗中國的政策。

CODEX 藍營只能從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受《TVBS》採訪中斷章取義,稱艾利森表示美國信守「一個中國」不會公開支持台獨,以此大做文章。事實上艾利森所言不過是美國標準官方說法,即使是川普,也不會公開支持台獨,也同樣高舉「一個中國」,但是,這個「一個中國」的意義,如今已經是一個「中國是中國」但「台灣是台灣」,雖然沒有法理上的承認,但實質上完全默認。

艾利森在受訪中發表「五R」,其中第四項就是「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正是美國選擇對抗中國的基本理論基礎,美國體認到中國是強悍的對手,不能繼續放任。最後艾利森表示對抗中國要「負責任」,也就是不要到引起戰爭的程度,畢竟兩個核武國家間衝突仍需自制,以免兩敗俱傷或全球一起毀滅,這只是表示美國對中希望停留在貿易戰、外交戰,不表示美國沒有要對付中國。

藍營親中人士,把標準的場面話當成救命浮木,去對過去的拜登幕僚受訪內容斷章取義,藉以見縫插針,幻想美國將要親中,放任中國打壓台灣,可說與現實嚴重脫節。實際上,拜登政府的對中態度,從四大官員的發言,已經相當清楚,台灣因應這樣的情勢,也同樣需堅守「聯美自強」的路線,矢志不渝。

福和會,2021年1月21日